首页>>政务公开>>健康科普

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09-03   来源:全国卫生12320
肝脏悄悄“长胖”别大意做好这几点让肝脏“瘦下来”

 提到肝脏疾病,人们往往先想到肝炎、肝硬化,却忽略了一种“沉默的健康杀手”——非酒精性脂肪肝。数据显示,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20~30岁的年轻人因不良生活习惯,早早被贴上“脂肪肝”标签。



肝脏“长胖”的危险信号



 • 疲劳乏力难缓解:即使没有剧烈运动,也常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休息后仍无法改善。这是因为肝脏堆积的脂肪影响了代谢功能,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


 • 食欲下降伴腹胀:对油腻食物格外反感,进食后容易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部分人还会伴有轻微的恶心症状。这是由于脂肪肝影响了胆汁分泌,进而干扰了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 皮肤状态变差:面色暗沉、没有光泽,眼周容易出现黑眼圈,甚至可能长出类似“蜘蛛”形状的红色毛细血管(蜘蛛痣)。当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时,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就会通过皮肤表现出来。


 • 体重异常波动:短期内体重突然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明显堆积(“啤酒肚”),或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体重仍难以下降。肝脏脂肪堆积与腹部肥胖往往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肝脏“长胖”

多与这些习惯有关



1. 高糖高脂饮食:长期摄入奶茶、蛋糕、油炸食品、肥肉等食物,会使体内热量超标。这些多余的热量无法及时消耗,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逐渐形成脂肪肝。


 


 2. 久坐缺乏运动:办公室人群、长期宅家者等,每天久坐时间超过8小时,身体代谢速率会逐渐降低。脂肪燃烧速度减慢,不仅会堆积在腹部,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脂肪负担。


 3. 长期熬夜:凌晨1~3点是肝脏的“修复黄金期”,此时身体需进入深度睡眠,才能让肝脏进行排毒和细胞修复。若长期熬夜,肝脏得不到充分休息,代谢功能会逐渐紊乱,脂肪更容易堆积。


 4. 过量饮酒:即使是低度酒,长期大量饮用也会损伤肝细胞。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乙醛,这种物质会破坏肝脏细胞膜,导致脂肪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引发酒精性脂肪肝。


 5. 盲目节食减肥:为了快速减重,采取“极端节食”(如每天只吃蔬菜水果)的方式,会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体内会分解大量脂肪供能,这些脂肪进入肝脏后,若无法及时代谢,反而会加重肝脏脂肪堆积。



帮助肝脏逐渐“减负”



调整饮食:给肝脏“清淡餐”


 • 多吃“降脂食物”:每天保证摄入足量的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油麦菜)、适量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蓝莓,避免荔枝、榴莲),以及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每天吃1~2个鸡蛋、300ml牛奶或豆浆,每周吃2~3次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优质蛋白能修复肝细胞,增强肝脏代谢功能。


 • 控制油糖摄入:烹饪时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每天用量不超过25克;避免添加糖(如奶茶、糖果、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淡茶代替甜饮;少吃加工食品(如香肠、薯片),减少反式脂肪摄入。


规律运动:给肝脏“动起来”


 •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喘但能正常说话为宜。


 •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平板支撑、深蹲等。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长期控制体重,避免脂肪再次堆积。


 • 注意事项: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脂肪肝患者若伴有肝功能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肝脏负担。


规律作息:给肝脏“补睡眠”


 •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与工作日相近的作息,避免“昼夜颠倒”打乱肝脏代谢节奏。


 • 改善睡眠质量: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避免蓝光刺激影响睡眠;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快速进入深度睡眠,让肝脏更好地完成修复工作。


控制体重:给肝脏“减负担”


 • 设定合理目标:若体重超标,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避免短期内快速减重(如每月减重超过5公斤)。快速减重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大量分解,反而加重肝脏负担。


 • 避免极端方式:不要依赖减肥药、节食等不健康的减重方式,应通过“饮食+运动”的科学方式控制体重。减重过程中若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需及时调整,必要时咨询医生。


定期检查:给肝脏“做体检”


 • 高危人群需警惕: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以及长期熬夜、饮酒、久坐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肝脏检查(如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查)。


 • 遵医嘱干预:若检查发现轻度脂肪肝,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若发展为中度或重度脂肪肝,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