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健康科普

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03-24   来源:健康中国网站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一特殊的日子,犹如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结核病这个古老而顽固的“健康杀手”,至今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一、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由来

 

  1882年3月24日,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了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科赫氏的这一发现,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二、2025年我国宣传

  活动主题及意义

 

  我国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这一主题贯彻了社会共治理念,动员全社会全面行动、全力投入,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也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印发后的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意义尤为重大。

 

  三、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四、结核病的主要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一般为37~38℃之间,多为午后低热)、咯血(自少量至大咯血)、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病程长的可有消瘦,病变广泛而严重的可有呼吸困难,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当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时,应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

 

  五、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甚至唱歌时,会喷出来很多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也就是唾沫星子),这些飞沫会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健康人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可能引起感染。

 

  六、防治结核病,

  我们共同的责任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但它是可防可治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来,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如果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让我们携手共进,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共同为终结结核流行而努力,守护我们的健康未来!

 

 

  初审:王蔚

  复审:张滨予

  终审:孙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