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此时昼热夜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语说“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这是一个凉热交替的季节,人体需要不断调节适应,调节不当则容易生病。
饮食注意:滋阴和祛暑并重
可多食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牛奶、鸭肉、莲藕、荸荠、甘蔗等滋阴润肺食物。适当增加酸涩之性的水果,如雪梨、石榴、柚子、柠檬等,防止秋燥伤肺。不要贪食瓜果,俗话说“秋瓜坏肚”,处暑过后,西瓜、香瓜、菜瓜等瓜果的摄入要控制,否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夜里不要贪凉哦,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
起居注意:早卧早起、午睡解秋乏
处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
穿衣注意:早晚添衣、不可过于“秋冻”
“秋冻”要有“度”中医要确保不因受寒而伤身。当添衣时不添衣,导致着凉生病,就违背“秋冻”的原意了。“秋冻”还应因人而异,有一些不适宜秋冻的疾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病人、骨关节病患者、支气管炎患者等就更应当及时添衣了。这里介绍两种简便易行、有助于补养肺气、预防感冒的方法。背部按摩:坐位或俯卧位,揉按脊背中央及两侧的督脉及膀胱经,每次10~15分钟。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揉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旁正中鼻唇沟内。可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缓解鼻炎的症状。
情绪注意:保持心态平和、神志安宁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
运动注意:轻松平缓、不要过度
秋高气爽,空气新鲜,户外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养生方法,特别为大家推荐户外散步运动。散步不仅可以活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促进气血运行,还能加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并且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所以非常适合体质较弱的人群。户外散步的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保持六七十步最佳。切勿有疲倦的感觉,也不要走到气喘吁吁,否则会因气血过度消耗而适得其反。由于此时白天天气仍比较炎热,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
来源:中国中医
初审:张滨予
复审:回晓彬
终审:王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