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健康科普

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04-09   来源: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守护阳气就是守护健康,这十件耗散阳气的事,别再做了!

  《黄帝内经》云:“阴成形,阳化气”,阳不足则百病丛生。阳气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运动的基础。因此守护阳气就是守护健康,这十件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情,尽量少做!

  不做十件事护住阳气 

  勿吃生冷寒凉食物。包括冷饮、凉茶等,以及每天大量喝水,殊不知水为阴寒,若机体阳虚,则无法蒸腾运化水液,大量喝水反倒形成"水饮""痰湿"等病理产物堆积在组织间隙,加重阳虚。 

  勿过多食用水果。尤其是反季水果。大多数水果属性偏寒凉。饮食健康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吃应季的食物。 

  勿过度节食减肥。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过度节食减肥,容易引起脾胃中气不足,进而影响人体阳气的化生。 

  勿滥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这类药物都属于苦寒性质,只适合阳证、实证、热证的体质,中医治病更注重"三分治七分养",滥用苦寒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会逐渐变得虚弱。 

  勿熬夜。很多人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该休养的时候却还在耗散精气,阳气会逐渐虚损。高质量的睡眠是补充阳气的重要方式。 

  勿过早裸露脚踝。冬天还没过去就早早露膝盖穿短裙,露脚踝、肚脐、腰背,追求美丽冻人,却不知元阳的亏损正在悄悄发生。 

  勿长期处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有的人工作、生活,受限于环境条件,长期不见阳光,应注重做好自身保暖。 

  勿久坐不动。现代人长期坐在办公室,缺乏锻炼,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现代医学理解为血液循环变差,中医解释为气滞血瘀。 

  勿长期大量出汗。很多人白天忙于工作,只能晚上去锻炼,跑步健身大汗淋漓,认为这样就能弥补白天运动的不足,但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戌时(19点至21点)为心包经当令,此时"阴气渐盛、阳气将尽",如果再做剧烈运动,就是耗尽身体最后的一份阳气。 

  勿违背自然寒热规律。夏季正常来说应当多出汗,很多人长期吹空调冷风,尤其从室外到室内,皮肤毛孔正张开出汗的时候猛一受冷,或者汗出时洗冷水澡,很容易将外邪郁闭在体内而生病。 

  做好五件小事补养阳气 

  适度晒太阳。上午适度晒太阳,尤其要晒一晒后背,身体诸多阳经行走于后背,常晒可补阳气。 

  热水泡脚。寒从脚底生,晚上用热水泡脚,既祛除全身的寒气,又解乏,使全身舒缓放松,有利于睡眠。 

  动则生阳。定期做各种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八段锦、易筋经、健身操等。 

  喝生姜红糖水。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在夏季每天晨起饮用一杯生姜红糖水,有助于阳气升发。 

  贴肚脐。六七颗花椒,一颗桂圆肉,加一点艾绒,一起打碎,搓成一个小球,晚上入睡前放入肚脐中,用胶带封住,起床后揭掉并洗净肚脐部。花椒驱寒除湿,桂圆补血,艾绒乃纯阳之性,共用可补阳虚。 

  来源:中国中医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