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工作动态

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08-27   来源:四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要求,按照国家和省各项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安全有序、精准施策”工作思路,多次有力阻击了来自各方的疫情入侵,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巩固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亲自指挥、调度防控工作,成立13个工作组,综合组、防控组、物防组、数据组长年驻扎指挥部集中办公。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专人专岗,实施“五化工作法”,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任务明确、流程明晰、图表上墙,各工作组压实责任、敲实举措、相互配合,确保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常态化有效运转。各县、街乡、社区村同时建立各级指挥体系,上下呼应,纵横贯通,确保指令快速直达指挥体系“神经末梢”,为疫情防控快速反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多点触发监测机制。强化境外防控,针对境外来返平人员落实疫情重点国家返回人员到平后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随访等措施;强化公共场所管控,强化学校、监所、交通、民政服务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的落实,在连锁药店开展“一退两抗”药品销售情况登记、监测和报告;坚持“健康码”一码通行,在火车站、客运站、大型商超、办事机构设立测温门,减少等候时间。公共场所循环播放语音提示,要求百姓坚持“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强化重点人员监测。对运输、仓储、市场、零售、进口食品等关键环节,开展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落实托幼机构、中小学、大专院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严格测体温、控距离、勤洗手、教室通风消毒等防控要求,实施好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监测,加大对条件相对薄弱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和防疫物资配备支持力度,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立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压实四方责任,完善“四级书记”“五长制”“机关干部基层包保 ”防控体系,广泛动员各级各类主体参与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信息排查、重点情况报告制度,坚决防止外来人员、非法入境、高中风险地区等人员漏管失控。 

  建立冷链食品和环境监测机制。严把进口冷链食品进入第一道关口,切实保障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正常有效运转。加大对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进口冷链食品的监测力度,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提前24小时报备,严格执行“吉冷链”追溯系统、使用规范,及时准确录入相关数据,确保进入我市的进口冷藏冷冻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精准定位。组织市场、商务、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重点摊位、专业冷冻冷藏库房的环境监测,实行排查情况日总结、日调度,保证疫情排查、防控力度不减。 

  建立流调和管控机制。组建由公安、卫健、疾病预防控制等多部门组成的流行病学调查小分队,充分运用公共卫生、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4小时内完成任务。 

  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建立集中隔离场所应急组织和预案,每个集中隔离场所均设立工作小组,根据任务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做好集中隔离人员安全隔离服务保障工作,对外籍人员实施一人一策精细化管理。 

  做好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针对夏季疫情高发特征,市疾控中心每天4次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发现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通知属地疾控中心,按国家、省方案要求开展病原学监测和调查,立即采集样本,及时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制定如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流感、禽流感的监测实施方案等,每周或每月开展病源学监测。同时医疗机构在发现聚集性病例后能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接到信息后能立即开展个案调查、样本采集、检测、消毒、隔离防控措施。  

  医疗救治能力快速提升。我市核酸检测能力能够满足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在全市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25个,其中疾控4个、医疗机构20个、核酸检测基地1个,每日最大核酸检测50000份,最大储备日核酸检测50000份,人员配备充足,试剂、试管等物资储备能够满足检测需要。所有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全部达标后方可开展检测。

  医疗机构院感控制严格规范。严格按照院感要求进行患者管理,所有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所有到发热门诊的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必须在发热门诊留观,做到闭环管理。发热门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立即进行上报,并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首诊负责制落实严格。 

  医疗机构治疗床位准备充足。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制定了分级启动预案和腾空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分级启动,准备充足的救治床位,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随时可以启动收治患者。

  人员准备和培训演练到位。全市进行多次医疗救治、核酸采样、核酸检测、院感防控等培训,救治人员、院感防控人员分别培训1000余人,采样人员人员培训7000余人,核酸检测培训300余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保障各1000余人。 

  疫苗接种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将疫苗接种作为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实时调度,分管领导全程跟踪、狠抓落实。成立市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专班、接种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异常反应处理小组,制定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坚持属地负责和行业监管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和行业条线的作用,全覆盖做好应接人群接种工作的数量摸底和组织发动。压实责任,强化保障。召开会议专门部署医疗保障工作,组建多学科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保障区域包干分配表》,确定5家定点救治医院,全部开通新冠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成立“四平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督查组”到三县二区开展督察。指挥部实行疫苗接种日通报、日反馈、倒计时,建立赛马机制,克服了人口基数大、人员流动大、接种人数多的重重困难,齐心协力、多措并举,确保按时完成疫情接种任务。


[纠错]